近期,載有5.9萬噸動力煤的“STAR CRIMSON”貨輪順利停靠中國廣州新沙港,標志著匯鴻中天公司首單進口動力煤業務順利落地。這是江蘇省首次從坦桑尼亞進口煤炭,也是蘇豪控股集團深度參與中非能源合作的重要里程碑。
跨越三大洲的“極限闖關”
此次首航歷時25天,橫跨印度洋,歷經多重挑戰。團隊負責人孫雯坦言:“這是中坦共建‘一帶一路’的鮮活注腳。”
粉塵危機與環保攻堅
在卸貨環節,因賣方未采取降塵措施,煤炭粉塵一度超標。團隊緊急調用船用消防管連接碼頭水管,連續噴淋5小時,最終通過環保檢測,且未影響煤炭熱值。
運輸創新與泊位爭奪
從坦桑尼亞礦山到姆特瓦拉港的700公里陸運中,團隊創新“分段聯運+本地化協調”模式,有效壓縮運輸成本。然而,抵達港口時正值腰果出口旺季,泊位緊張。為搶占先機,貨輪與南非集裝箱船“STANLEY A”展開競速。憑借船長果斷提速與洋流優勢,“STAR CRIMSON”搶先靠泊,避免高額滯期費。船長感嘆:“從業三十年,首次為時效‘飆船’。”
深耕非洲:從“踩坑”到“扎根”
坦桑尼亞是中國在非第一大貿易伙伴,但基礎設施薄弱、文化差異顯著。自2022年起,孫雯團隊多次深入非洲腹地考察,租越野車、乘螺旋槳飛機,最終在2024年中坦建交60周年之際,與當地國有礦企達成合作。
95后員工駐守一線
95后員工朱秋宇主動請纓駐守坦桑尼亞,全程監裝并培訓坦方人員,從填制原產地證書到處理滯期費條款,助力業務順利落地。“我們不是做一錘子買賣,而是要種下能看見明天的種子。”孫雯表示。
“一帶一路”上的國企擔當
本次進口不僅是商品貿易,是國企資源整合能力的體現,更是蘇豪外貿人拼搏精神、國企擔當的精彩展示。匯鴻中天公司依托供應鏈優勢,打通非洲礦山至中國工廠的鏈路,為江蘇建設“雙向開放樞紐”提供新動能。
未來,匯鴻中天公司將持續深化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布局,整合上游資源與下游市場,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,中國工廠的蒸汽與燈火,將有更多非洲“烏金”的貢獻。
聯系我們 | 網站地圖
Copyright2016@江蘇匯鴻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05036067號